顯示具有 AI整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I整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AI整理:2025/04/16 點選桌面上的excel檔案,會開啟excel軟體,但檔案沒有自動載入

 點選桌面上的excel檔案,會開啟excel軟體,但檔案沒有自動載入

遇到「點選桌面上的 Excel 檔案,會開啟 Excel 軟體,但檔案沒有自動載入」這個問題,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法如下:

可能原因

Excel 的 DDE(動態資料交換)設定異常

檔案關聯設定錯誤

Office 安裝損壞或需修復

啟動增益集(Add-ins)衝突

解決步驟

1. 檢查 DDE 設定

開啟 Excel 軟體(從開始選單啟動,不是點檔案)

點選「檔案」→「選項」→「進階」

捲動到「一般」區塊

確認「忽略使用動態資料交換 (DDE) 的其他應用程式」沒有被勾選

若有勾選,請取消勾選,然後關閉 Excel 再重新嘗試[1][2][3][4]

2. 重設檔案關聯

開啟「控制台」→「程式」→「預設程式」→「設定預設程式」

找到 Excel,點選「選擇此程式的預設值」

勾選所有 Excel 支援的副檔名(如 .xls, .xlsx, .csv 等),然後儲存

或者,右鍵點選桌面上的 Excel 檔案→「內容」→「一般」→「開啟方式」→「變更」→ 選擇 Excel 並勾選「一律使用這個應用程式開啟」[1][2][3][5]

3. 修復 Microsoft Office

按下 Windows + R,輸入 appwiz.cpl,按 Enter

在程式清單中找到 Microsoft Office,右鍵選「變更」→「快速修復」或「線上修復」[2][3]

4. 關閉增益集

開啟 Excel,點「檔案」→「選項」→「增益集」

下方「管理」選擇「COM 增益集」→「前往」

取消所有勾選,按「確定」

重新啟動 Excel 測試[5]

其他補充

若上述方法無效,請確認 Excel 不是以「相容模式」執行

若檔案本身損壞,建議嘗試用 Excel 內建的「開啟並修復」功能

 

常見解法是取消 DDE 忽略選項與重設檔案關聯,這兩步最常解決此問題[1][2][3][5]。如果還有問題,建議進行 Office 修復或檢查增益集衝突。


AI整理:2025/04/16 NVIDIA 2025 財報預估

問:根據NVIDIA 2025財年(截至2025年1月26日)的財報,中國市場(含香港)營收約為171.1億美元,約佔NVIDIA總營收的13%

所以自2025年4月16日開始,會減少13%的營收。這個意思?

不是說NVIDIA自2025年4月16日開始會「直接減少13%營收」,而是這個美國出口禁令將使NVIDIA失去中國(含香港)市場的AI晶片銷售,這部分在2025財年約佔總營收13%[30][31]。但實際的影響情況如下:


·        這13%是2025財年(截至2025年1月26日)的全年數據,不代表未來每季都會完全損失這個比例,因為部分營收已在先前季度實現。

·        新禁令生效後,NVIDIA無法再向中國出口H20等AI晶片,未來相關營收將大幅下滑,長期來看中國市場營收占比可能會趨近於零[30][31]。

·        公司已預估這次禁令會造成約55億美元的存貨與訂單損失,這將在本季一次性反映於財報[32][33][34][35][30][31]。

·        短期內,NVIDIA總營收將明顯受壓,但實際減少的幅度會依中國市場庫存消化、其他地區需求增長等因素而有所變動。

總結:新禁令將使NVIDIA未來來自中國的營收幾乎歸零,這部分在2025財年約佔總營收13%,但不等於公司營收會立即減少13%,而是未來這一大塊市場將消失,對公司營運造成重大衝擊[30][31]。




問:所以2024/1/26~2025/1/26 中國地區約13%。未來2025的財報時間內,這段可能收益,直接歸0,對八

你的理解大致正確,但有幾個細節需要補充說明:

·        2024/1/26~2025/1/26這一財報年度,中國地區(含香港)營收約佔NVIDIA總營收13%[36][37]。

·        2025年4月14日開始,美國對NVIDIA H20等AI晶片出口中國的禁令「無限期」生效,未來這部分業務將幾乎歸零[38][39][40]。

重點說明:

·        這13%是2025財年(已結束)中國地區的實際營收佔比,未來新財報年度(2025/1/27~2026/1/26)這一塊營收會大幅縮水甚至接近歸零[39][36]。

·        禁令生效後,NVIDIA在中國的AI晶片銷售幾乎無法進行,這將使未來一整年的中國相關營收損失,等同於過去年度的13%[38][39][36]。

·        但實際影響還取決於中國現有庫存消化、其他產品線(如遊戲顯示卡、車用晶片)是否仍可銷售,以及NVIDIA是否能在其他市場補足損失[41][36]。

結論:

未來一個財報年度內,NVIDIA來自中國的AI晶片營收將幾乎歸零,這部分在2025財年約佔總營收13%。所以,若以過去的結構來看,這13%等同於未來一年會直接消失[39][36][40]。




問:根據2025年的財報預測,倘若扣除這13%,2025第一季成長性為?

根據財報數據,2025財年第一季(截至2024年4月28日)NVIDIA營收為260億美元,年增262%、季增18%[42][43]。若未來中國市場(約佔13%營收)完全歸零,假設中國營收在各季均勻分布,則第一季將減少約43億美元(260億 × 13% ≈ 33.8億,實際計算以全年數據拆分,約42.4億),調整後第一季營收約為217.6億美元。

調整後成長性計算

·        2024年第一季營收:約71.92億美元(2024/4/30財報)

·        2025年第一季原始營收:260億美元

·        2025年第一季剔除中國後營收:約217.6億美元




但與原本年增262%相比,若扣除中國市場,2025年第一季年增率將降至約202.6%,成長性明顯下滑。

此外,若與2025年第一季原始營收相比,剔除中國營收後,單季營收將下滑約16.3%。

總結:

·        剔除中國市場後,NVIDIA 2025財年第一季年增率約202.6%(原為262%)。

·        單季營收將較原數字減少約16.3%。

·        成長動能仍強,但中國市場禁令對短期營收增長有明顯負面衝擊。

1.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4-15/nvidia-says-us-has-imposed-new-china-restrictions-on-h20-chips

2.      https://www.cnbc.com/2025/04/15/nvidia-says-it-will-record-5point5-billion-quarterly-charge-tied-to-h20-processors-exported-to-china.html   

3.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nvidia-faces-5-5-billion-charge-as-us-restricts-chip-sales-to-china-9946641/ 

4.      https://www.nytimes.com/2025/04/15/technology/nvidia-h20-chip-china-restrictions.html    

5.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988037/nvidia-revenue-by-country-region/  

6.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chinese-firms-place-16-billion-order-new-nvidia-chips-information-reports-2025-04-02/ 

7.      https://www.investors.com/news/technology/nvidia-stock-falls-china-energy-efficiency-rules/ 

8.     https://www.tradingview.com/news/forexlive:967c3e771094b:0-us-government-has-indefinitely-banned-nvidia-from-selling-h20-chips-to-china/

9.      https://iknow.stpi.niar.org.tw/Post/Read.aspx?PostID=20419 

10.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3280337.aspx  

11.    https://uanalyze.com.tw/articles/5867812823 

12.   https://hao.cnyes.com/post/70222 

13.   https://www.cnbc.com/2025/04/15/nvidia-says-it-will-record-5point5-billion-quarterly-charge-tied-to-h20-processors-exported-to-china.html  

14.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nvidia-expects-up-55-billion-charge-first-quarter-2025-04-15/ 

15.   https://www.nytimes.com/2025/04/15/technology/nvidia-h20-chip-china-restrictions.html  

16.   https://ifp.org/the-h20-problem/ 

17.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tsmc-could-face-1-billion-or-more-fine-us-probe-sources-say-2025-04-08/

18.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4-15/tsmc-asml-outlooks-to-reveal-depths-of-tariff-pain-ai-pullback 

19.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tsmc-first-quarter-profit-likely-soared-trump-policies-cloud-outlook-2025-04-14/

20.  https://www.ig.com/en/news-and-trade-ideas/TSMC-q125-earnings-250416 

21.   https://www.mitrade.com/insights/news/live-news/article-8-760996-20250415 

22.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1-magnificent-artificial-intelligence-ai-144500196.html

23.  https://corp.mediatek.tw/news-events/press-releases/mediatek-collaborates-with-nvidia-on-the-new-nvidia-gb10-grace-blackwell-superchip-powering-the-nvidia-project-digits-personal-ai-supercomputer

2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8479256  

25.  https://www.digitimes.com.tw/about_us/article.asp?news_key=1140003   

26.  https://technews.tw/2025/02/14/mediatek-and-nvidia-collaborate-on-ai-pc-chips-to-be-unveiled-at-computex-2025/  

27.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ces-2025直擊-教主唯-欽點-聯發科設計全新nvidia-054219170.html  

28.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半導體-輝達扮演最佳神隊友-外資續比讚聯發科-上看1888-032958419.html  

29.  https://iknow.stpi.niar.org.tw/Post/Read.aspx?PostID=21426

30.  https://www.cnbc.com/2025/04/15/nvidia-says-it-will-record-5point5-billion-quarterly-charge-tied-to-h20-processors-exported-to-china.html  

31.   https://www.nytimes.com/2025/04/15/technology/nvidia-h20-chip-china-restrictions.html   

32.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nvidia-expects-up-55-billion-charge-first-quarter-2025-04-15/

33.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m2xzn6jmzpo

34.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nvidias-stock-tumbles-as-it-discloses-5-5-billion-in-charges-due-to-china-licensing-rules-16aa01da

35.  https://www.morningstar.com/news/marketwatch/20250415368/nvidia-to-record-55-billion-in-charges-due-to-us-export-ban-on-its-h20-chip-for-china

36.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913250    

37.   https://www.taroboadvisors.com/articles/2025-03-04-DeepSeek鬆動美股-Nvidia財報透露哪些AI動向

38.  https://www.sinotrade.com.tw/richclub/IndustryPerspective/一波未平一波又起-H20出口管制禁令為Nvidia供應鏈蒙上陰影-帶你解讀背後影響--67fefcebaf5f4228e411dac7 

39.  https://www.technice.com.tw/issues/ai/170384/   

40.  https://tw.news.yahoo.com/美加強管制輝達-超微晶片銷中-台股收挫389點-19500點失守-052148209.html 

41.   https://opas.school/posts/nvda

42.  https://nvidianews.nvidia.com/_gallery/download_pdf/664e53fe3d63322459a5eff6/

43.  https://nvidianews.nvidia.com/news/nvidia-announces-financial-results-for-first-quarter-fiscal-2025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AI整理:2025/04/16 美國商務部對出口中國AI晶片的最新限制

 問:美國商務部對出口中國AI晶片的最新限制

分級管制與現行政策
美國商務部目前對出口中國的AI晶片採取「三級分級管制」制度。根據2025年初最新規定,中國(含香港、澳門)被列為第三級管制國家,屬於最嚴格的限制對象[1][2][3][4]。
主要限制內容
先進AI晶片全面受限:美國及其盟友(如台灣、日、韓、歐盟多國)可無限制取得美國AI晶片,但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第三級國家則幾乎全面禁止進口先進AI晶片[2][3][4]。
出口需取得許可證:即使是針對中國市場特製、性能經過降級的AI晶片(如NVIDIA H20、AMD MI308等),出口中國時也必須經過美國商務部審查並取得出口許可證[5][6]。
技術門檻擴大:管制範圍已從7奈米擴大到16奈米製程,並涵蓋高頻寬記憶體(HBM)、AI模型權重等相關技術[1][3]。
嚴格執法與罰則:美國商務部強調將加強執法,對違規出口者加重處罰,並要求企業落實「認識你的客戶」(KYC)及「認識你客戶的客戶」(KYCC)盡職調查[4]。
是否「完全不能出口」?
並非完全禁止,但實際上極為嚴格。所有先進AI晶片出口中國都需經過美國政府審查,且許可證審核標準極高,實務上等同於「幾乎全面封殺」[3][7][8]。
目前中國企業能取得的美國AI晶片,僅限於經過大幅降規、性能明顯低於國際主流的版本,且數量、用途都受到嚴格限制[5][6]。
最新動態
2025年4月,美國商務部再度強化對NVIDIA H20、AMD MI308等AI晶片的出口許可要求,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的技術流通[5][6]。
市場普遍預期,未來美國可能進一步擴大禁令,甚至對所有AI晶片實施全面禁售[8]。
結論
美國商務部目前對中國出口AI晶片採「分級管制」,中國屬於最高限制級別。雖非「完全不能出口」,但所有先進AI晶片出口中國都需取得美國政府許可,且審查極為嚴格,實際效果接近全面封鎖。

1. https://iknow.stpi.niar.org.tw/Post/Read.aspx?PostID=21448   
2.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1130255.aspx   
3.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20782     
4. https://www.is-law.com/供應鏈重組下的法律風險-了解美國出口管制的客戶/    
5.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45987   
6.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4160100.aspx    
7. https://uanalyze.com.tw/articles/786609608 
8.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878717

AI整理:2025/04/15 3次元量測中內接圓與最小二乘法計算座標方式,差異

 問:3次元量測中內接圓與最小二乘法計算座標方式,差異

黑色是實體,橘色是概念。

在三維量測中,「內接圓」與「最小二乘法」的座標計算方式有本質差異,主要體現在數學原理、應用場景與計算結果特性。以下是關鍵差異比較: 

數學原理差異

方法

數學模型

最佳化目標

內接圓

基於幾何約束條件(如最大內接圓需完全位於被測點內部)

極值求解(最大/最小半徑)

最小二乘法

基於統計學原理,最小化所有測量點到擬合特徵的「平方距離和」

平均化誤差(統計最優解)

座標計算方式:

內接圓(MIC)

約束條件:所有測量點必須位於圓外(內接圓)或圓內(外接圓)

計算方法:

使用Voronoi圖或Delaunay三角剖分找極值點[1][2]

通過迭代排除不符合約束的點[1]

特點:

對局部凸點敏感(例如毛邊會顯著影響結果)[3]

計算複雜度高,需處理幾何約束[1]

最小二乘法(LSQ)

數學模型:

平面擬合:解線性方程組 $ Ax = b $ [4][5]

圓擬合:最小化 ∑(r_i-r ‾)^2 [6]

計算步驟:

構建協方差矩陣並進行奇異值分解(SVD)[4]

直接計算法可減少27%運算時間[5]

特點:

對異常值敏感(例如單個離群點會影響整體擬合)[4]

數值穩定性高,適合連續特徵[6]

 

應用場景對比

情境

內接圓適用性

最小二乘法適用性

孔徑測量(ID)

✔️ 優先使用(檢測毛邊影響)[3]

➖ 可能低估實際最小孔徑

軸徑測量(OD)

➖ 不適用

✔️ 標準方法(統計平均效果)[6]

平面度檢測

➖ 無明確極值約束

✔️ 快速計算平面方程[4][7]

高精度表面分析

✔️(配合Voronoi圖)[1]

✔️(配合SVD分解)[4]

[1]

✔️(配合SVD分解)[4] 

結果特性差異

指標

內接圓

最小二乘法

直徑大小

通常較小(嚴格約束)[8][3]

通常較大(統計平均)[8]

穩定性

對局部缺陷敏感[2]

對均勻誤差魯棒[5]

計算效率

較慢(需迭代排除點)[1]

較快(矩陣運算優化)[4][5]

標準符合性

符合ASME Y14.5幾何公差規範[6]

符合ISO 5459統計基準[6]

符合ISO 5459統計基準[6]

實務應用範例

引擎缸孔測量:

使用內接圓檢測最大實體條件(MMC),確保裝配間隙[6]

最小二乘法則用於統計製程控制(SPC)[7]

軸承滾道分析:

內接圓判斷最小安全承載半徑[1]

最小二乘擬合用於磨耗趨勢預測[5]

3D列印件檢測:

內接圓評估支撐結構移除後的淨空間[3]

最小二乘法重建變形曲面[5]

 

選擇建議

需功能驗證(如裝配干涉檢查)→ 優先內接圓

需製程控制(如Cpk分析)→ 採用最小二乘法

高噪訊環境 → 使用約束最小二乘混合算法[6]

兩者差異根源於「極值約束」與「統計最優」的權衡,實際應用常需依測量目的與標準規範綜合選擇[8][6]。

 

https://www.measurement.sk/M2009/proceedings/352_Petrik.pdf      

https://www.measurement.sk/2003/S3/Swornowski.pdf  

https://detercoonline.com/wp-content/uploads/2021/06/Geometry.pdf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400213/3d-least-squares-plane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938791/      

https://docs.hexagonmi.com/pcdmis/2023.1/en/helpcenter/mergedProjects/core/geometric_tolerances/Deriving_the_Toleranced_Feature.htm        

https://community.3dcs.com/help_manual/calculationmethod.htm  

https://support.qxcmm.com/portal/en/community/topic/max-inscribed-vs-least-squares-1   


AI整理:2025/04/16台積電(TSMC)利空新聞整理

問:台積電(TSMC)利空新聞整理

美國出口管制調查與巨額罰款風險
台積電因部分先進製程晶片流入華為AI處理器,正面臨美國出口管制調查,潛在罰款金額可能超過10億美元。美方強調將加強出口管制執法,對違規者祭出嚴厲處分。
美國關稅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
2025年美國對台灣進口商品短暫加徵32%關稅,雖然半導體暫未納入,但未來仍有擴大至晶片的風險。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批評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並揚言對半導體加徵新稅。
成本上升與毛利率壓力
台積電2奈米新產線剛量產,初期良率低、成本高,加上海外新廠(如美國亞利桑那廠)運營成本遠高於台灣本土,導致整體毛利率及營運利潤率較前一季下滑。
股價大幅回檔
2025年以來,台積電股價自高點回落約40%,主因為市場擔憂美國關稅、出口管制及AI需求成長放緩。
對單一客戶(如蘋果)依賴度高
蘋果貢獻台積電超過20%營收,若蘋果需求波動或供應鏈調整,將對台積電營運造成顯著影響。
全球經濟與消費電子需求不確定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下滑,若終端需求減弱,將影響台積電高階製程訂單成長。
 
總結
H20利空重點:美國出口禁令、庫存損失、營收下滑、競爭加劇、股價受挫。
台積電利空重點:美國出口調查與罰款、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成本上升、股價回檔、客戶集中、全球需求波動。

AI整理:2025/04/16 H20利空新聞整理

 問:H20利空新聞整理

美國全面禁止NVIDIA H20對中國出口
2025年4月,美國政府通知NVIDIA,未來H20 AI晶片出口中國及部分國家需取得許可,且此規定將無限期執行。這直接導致NVIDIA需認列約55億美元的庫存損失,H20原本是NVIDIA在中國市場的主力AI產品。
中國市場營收大幅下滑
受出口管制影響,NVIDIA來自中國的營收已降至過去的一半,且競爭對手(如華為)市占提升,NVIDIA在中國的影響力明顯減弱。
H20被指用於中國超算與AI模型訓練,疑違反美國出口規範
多家中國科技巨頭(如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大量採購H20,並用於超算與大型AI模型訓練,外界質疑這已觸及美國對超算用途的出口限制。
NVIDIA股價受衝擊
禁令消息公布後,NVIDIA股價盤後一度下跌6%。
產能與需求再分配
美國智庫認為,若H20出口中國受限,NVIDIA產能將轉向美國及盟國市場,短期內中國AI發展將受限,但長期恐加速中國自研AI晶片發展。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AI整理:2018年關稅戰是否導致其他國家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

問:2018年關稅戰是否導致其他國家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

2018年的川普關稅政策引發了多國的報復性關稅行動。以下是主要國家的反應與措施:

中國

報復措施: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後,中國迅速採取對等報復:

7月6日:對價值3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25%關稅,包括農產品(大豆)、汽車及化工品。

8月23日:對16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25%關稅,涵蓋能源產品和機械設備。

9月24日: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5%-10%關稅,涉及食品、原材料及部分工業品。

歐盟

報復措施:

6月22日:歐盟針對美國鋼鐵和鋁關稅,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包括摩托車、威士忌、牛仔褲以及農產品(如橙汁)[23][22]。

歐盟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法律挑戰,指責美國關稅違反國際貿易規則[22]。

加拿大

報復措施:

7月1日:加拿大對價值166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涵蓋鋼鐵、鋁及其他299種商品,包括乳製品、威士忌和睡袋。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批評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徵收關稅是荒謬的。

墨西哥

報復措施:

6月5日:墨西哥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包括豬肉、奶酪、蘋果和鋼鐵。

印度

計劃性報復措施:

印度於2018年6月宣布計劃對價值2.41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但實施時間延後至2019年6月。

這些報復性行動顯示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中美貿易,也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多邊貿易衝突,導致各國採取針對性措施以保護自身經濟利益。


AI整理:2025/04/07 深夜~~推特或是任何社交媒體上面,川普有無發表任何關稅戰的言論?

 推特或是任何社交媒體上面,川普有無發表任何關稅戰的言論?

根據最新的報導,川普近期在其社交媒體平台 Truth Social 上多次發表關於關稅戰的言論,尤其針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和報復性關稅進行了強烈批評。

川普的相關言論

1. 威脅加徵關稅

川普表示,如果中國不在2025年4月8日之前撤回其增加的34%報復性關稅,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再加徵50%的關稅[10][11][12]。他還補充說,所有與中國的會談將被終止[11][13]。

2. 批評過去的貿易政策

川普在另一篇貼文中提到,過去的美國領導人允許其他國家「剝削」美國,並強調其政策旨在糾正全球貿易失衡[14][15]。

3. 形容關稅政策為「藥物」

他將目前的關稅政策比喻為「藥物」,認為這是解決貿易問題的必要手段,即使會帶來短期的經濟波動[14][15]。

4. 其他社交媒體活動

川普還提到,他正在與其他國家(如日本和以色列)進行貿易談判,但對於那些採取報復措施的國家,他則採取強硬立場[12]。


10. https://www.pbs.org/newshour/politics/trump-threatens-more-tariffs-on-china-after-beijing-said-it-would-retaliate 

11.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live/trump-tariffs-live-updates-trump-threatens-additional-tariffs-on-china-markets-remain-jittery-191201930.html   

12.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trump-threatens-50-more-china-162228001.html  

13. https://www.cnbc.com/2025/04/07/trump-tariffs-live-updates-stock-market-crypto.html 

14. https://apnews.com/article/trump-tariffs-stock-market-52a00ea2bb92a067ee72343941b02cd4  

15.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2093qgx14po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AI整理:2018年關稅戰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問:2018年關稅戰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以下是2018年中美關稅戰的主要事件時間表:

日期                 事件

2018年1月22日 美國對進口洗衣機和太陽能板徵收高額關稅,開啟貿易保護主義的序幕。

2018年3月1日 川普宣布對全球鋼鐵和鋁進口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2018年3月22日 川普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條款」針對中國智慧財產權問題,計畫對                                    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2018年4月2日 中國對128項美國商品(如水果、豬肉)加徵報復性關稅,總值約30億美元。

2018年4月4日 美國公布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加稅清單,中國隨即宣布對大豆、汽車等500                                    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25%關稅。

2018年6月15日 美國確認將於7月6日起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並計畫對額外                                        160億美元商品徵稅。

2018年7月6日 美國正式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中國同步對等報復,標誌著貿                                    易戰全面爆發。

2018年8月23日 美國對剩餘16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同步實施報復措施。

2018年9月24日 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對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                                        5%-10%關稅。

2018年12月1日 在G20峰會上,美中達成90天停火協議,暫停新增貿易措施並展開談判。

這些事件顯示了美中雙方在2018年的多輪攻防,從初期的鋼鋁產品到後期的大規模商品清單,貿易戰逐步升級並影響全球經濟和市場穩定。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ai整理:20250404 川普 關稅解放日後,美國科技股 拋售有無對應報告?

  問:在川普 關稅解放日後,美國科技股 拋售有無對應報告?

做空作多,請都幫我整理

川普的「關稅解放日」政策於2025年4月2日正式宣布,導致美國科技股出現顯著拋售,全球市場也因此陷入波動。以下整理了做空和做多的相關分析及策略:

科技股拋售背景

川普宣布對所有國家實施10%的基準關稅,並對特定國家加徵更高的關稅(如中國的整體關稅升至54%),引發市場恐慌[1][2]。

此政策對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公司影響尤為顯著,例如蘋果(Apple)因其90%的生產集中在中國,預計將面臨高達395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導致股價下跌8.8%[2]。

半導體、AI伺服器等硬體製造商也因進口成本增加而受到衝擊,相關ETF如iShares Semiconductor ETF下跌9.1%[2]。

做空分析與策略

1. 短期市場壓力:

o 科技股(尤其是半導體和硬體製造商)因供應鏈成本上升和利潤率縮減,可能繼續面臨拋售壓力[2][3]。

o 選擇做空受影響較大的公司,如蘋果(AAPL)、Dell(DELL)、HP(HPQ),以及相關ETF[2][4]。

2. 期權策略:

o 投資者可使用「collar策略」,即買入看跌期權以限制下行風險,同時賣出看漲期權以抵消部分成本[5]。

3. 全球經濟影響:

o 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摩擦和經濟衰退,投資者可選擇做空與國際供應鏈密切相關的行業,如零售和能源板塊[2][3]。

做多分析與策略

1. 長期投資機會:

o 儘管短期波動加劇,但AI、雲計算等技術仍具備長期增長潛力。專家建議逢低吸納「Magnificent Seven」中的大型科技股,包括蘋果、微軟(MSFT)、谷歌(GOOG)、亞馬遜(AMZN)等[5][4]。

o 此類企業具備強大的現金流和研發能力,可能在未來技術浪潮中保持領先地位[4]。

2. 分散化投資:

o 投資者可考慮將部分資金轉向等權重指數基金(如Xtrackers S&P 500 Equal Weight ETF),減少對大型科技股的過度依賴[4]。

3. 高增長科技股:

o 尋找具有創新能力且財務穩健的中小型科技公司,如Super Micro Computer、Alkami Technology等,其收入和盈利增速均超過20%[6]。

結論

短期內,美國科技股可能面臨更多下行壓力,但長期而言,技術創新仍是重要驅動力。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可選擇避險或分散化策略;而具備長期視野的投資者則可考慮逢低吸納優質科技股或配置高增長型股票。

 

有無法人、或是投資公司(例如高盛),直接平倉多頭部分,直接開始加碼空頭倉位的數據整理?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機構的公開數據與市場監測報告,法人與投資機構在川普關稅政策前後的倉位調整如下:

多頭平倉與空頭加碼數據

1. 科技股大規模拋售

o 高盛數據:2025年3月對沖基金對科技股的淨拋售量達5年新高,單週賣出規模創6個月最快速度,其中75%的賣壓集中在AI硬體製造商[7][8]。

o 區域分布:北美科技股淨流出量最高,佔全球科技股拋售總額的62%[9]。

2. 個股做空集中度

o 摩根士丹利報告:截至3月底,對沖基金前三大做空標的為輝達(NVIDIA)、超微半導體(AMD)、特斯拉(Tesla),空頭倉位總值分別達48億、32億、28億美元[7][8]。

o 半導體板塊:iShares半導體ETF(SOXX)空頭持倉量較2月增加37%,反映市場對供應鏈成本上升的擔憂[10][9]。

3. 多頭部位縮減

o 高盛監測:對沖基金在3月將科技股多頭倉位削減至近5年最低水平,尤其「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的多頭淨曝險下降19%[7][8]。

o ETF動向:Invesco QQQ Trust(納斯達克100指數ETF)的機構持股比例從2月的68%降至3月的61%,顯示法人資金撤出[9]。

策略性調倉模式

1. 期權市場動態

o 對沖基金大量買入科技股看跌期權(Put Options),3月未平倉合約量增加42%,其中蘋果(Apple)與特斯拉的看跌期權交易量創單月新高[10][7]。

o 同時賣出看漲期權(Call Options)以對沖成本,導致科技股期權隱含波動率(IV)上升至35%,高於5年平均值的22%[9]。

2. 區域性避險

o 歐洲汽車股遭同步拋售,空頭倉位比率(Short Interest)從2月的4.8%升至3月的7.1%,主因川普擬對進口車加徵25%關稅[10][8]。

o 新興市場股票淨流出達120億美元,為2020年以來最高單月紀錄,其中亞洲科技股佔流出總額的55%[11][9]。

機構觀點與預測

高盛分析:若關稅全面實施,科技股未來3個月可能再跌8-12%,但長期建議逢低布局現金流穩健的雲端服務與AI軟體公司[7][9]。

摩根大通(JPMorgan)警示:散戶買盤可能引發「軋空」(Short Squeeze),尤其估值偏低的中小型科技股風險最高[8]。

此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已提前佈局避險,並透過衍生性商品與區域配置降低風險,反映市場對貿易衝突升級的預期。

 

1.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live/trump-tariffs-live-updates-steep-liberation-day-tariffs-rock-markets-reverberate-across-the-world-191201769.html 

2.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pple-shares-drop-7-frankfurt-after-trump-tariffs-china-2025-04-03/      

3. https://apnews.com/article/stocks-markets-rates-tariffs-52dbb020a4c41122e31669c2da236d67  

4. https://www.trustnet.com/news/13444077/magnificent-seven-bear-market-time-to-ditch-your-tech-funds    

5. https://www.morningstar.com/news/marketwatch/20250402160/its-trumps-liberation-day-how-investors-should-prepare-for-a-choppy-stock-market-after-april-2-tariffs  

6.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us-high-growth-tech-stocks-110806133.html 

7.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hedge-flow-hedge-funds-flee-techs-stocks-before-tariffs-take-hold-says-goldman-2025-03-31/     

8. https://news.futunn.com/en/post/54938445/goldman-sachs-influenced-by-tariff-concerns-hedge-funds-are-heavily     

9.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4-03/hedge-funds-braced-for-trump-tariffs-with-historic-march-selloff      

10.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wealth/how-hedge-funds-have-positioned-trumps-liberation-day-2025-04-01/   

11.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usiness/international-business/will-trumps-tariffs-trigger-another-market-sell-off-fiis-cash-out-stir-worries-investors/articleshow/119912682.cms 


AI整理:20250404 川普 2018第一次貿易戰時,當時股市跌了多久

 問:川普 2018第一次貿易戰時,當時股市跌了多久


2018年川普政府發動第一次美中貿易戰後,股市的波動主要集中在幾個關鍵時期。以下是相關情況的整理:


1. 貿易戰開始與市場反應:


·       2018年3月22日,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並於7月6日正式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中國也立即採取對等反制措施[1][2]。


·       這一系列政策引發了市場恐慌,美國股市在消息公佈後出現明顯下跌。例如,標普500指數和道瓊工業指數在當時經歷了多次單日大幅波動[2][3]。


2. 股市下跌的持續時間:


·       在2018年貿易戰初期,股市的下跌並非持續不斷,而是隨著貿易政策的進一步升級或緩和而波動。具體來說:


o   2018年3月至7月期間,美股經歷了多次下跌,但之後有所反彈。


o   9月24日,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後來提高至25%),市場再次受到衝擊[2][3]。


3. 長期影響:


·       雖然市場在短期內因貿易戰消息出現劇烈波動,但美股在2018年底前逐漸穩定,並在2019年初隨著美中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的預期而回升[2][3]。


總體而言,2018年第一次貿易戰引發的股市下跌主要集中在政策宣布和實施初期(如3月和7月),但並未持續整年度。市場的波動性主要與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密切相關。



1.       https://web.wtocenter.org.tw/mobile/page?pid=338870&nid=126


2.       https://zh.wikipedia.org/zh-tw/中美贸易战   


3.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business/timeline-key-dates-in-the-us-china-trade-war-idUSKBN1ZE1AA/  


AI整理:20250404 美國財政部長,在公布關稅後,有無任何聲明?

 

美國財政部長,在公布關稅後,有無任何聲明?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川普總統於4月3日宣布新的關稅政策後發表了多次聲明,主要內容如下:

1.      呼籲各國避免報復
貝森特強調,各國應避免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採取報復行動,因為這可能導致局勢升級。他建議各國「深呼吸,觀察情勢發展」,並表示如果不採取報復措施,這次的關稅可能是最高點,不會進一步加劇
[21][22][23]

2.     關稅作為談判上限
貝森特指出,新關稅政策中的稅率被設置為「上限」,各國可以通過與美國談判來降低這些稅率。他認為這提供了一個窗口期,允許各國在4月9日更高關稅生效前進行協商
[23][24]

3.     對美國經濟的長期展望
貝森特表示,這些關稅政策旨在為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奠定基礎。他提到,美國此前面臨潛在的金融危機,而新的政策方向將使經濟走向更穩定的軌道
[21][23]

4.     對貿易逆差的看法
貝森特認為,美國作為貿易逆差國在貿易戰中具有優勢,而貿易順差國往往在此類衝突中處於不利地位。他再次呼籲各國不要急於採取對抗措施,以免進一步惡化局勢
[22]

總體而言,財政部長的聲明試圖緩解全球對新關稅政策的擔憂,同時為美國政府的行動辯護。他強調避免報復的重要性,並暗示關稅可能是談判策略的一部分。

指數變化(2025.08.29) 開始透過AI做整理

 指數變化(2025.08.29) 開始透過AI做整理 上周焦點: 8/19(二)   美國房屋開工率 5%月增  美國建築許可月增率 月增2.8% 8/20(三)   美國房貸綜合指數 月減0.5%  美國30年期房貸利率 6.69%  美國15年期房貸利率 5.8~5.71%...